2025年11月3日 星期一

11/1

1.行程:台北中山👣二二八紀念公園👣萬華👣板橋👣 台藝大👣樹林🚲鶯歌新北市美術館🚎外婆家

2.身體的感覺:開走一個小時後左邊髖關節開始痛,後來手指有點麻麻的,兩個小時小腿開始緊繃,三個小時開始小腿痠痛。到住處背包拿下來,覺得腰有點痠,膝蓋窩緊繃、疼痛,打不直。我覺得膝蓋窩的問題比較困擾,大概是因為我腳都打太直,要彎才有彈性。膝蓋窩是人生縮影吧!?

3.心裡的想法:
A.我後悔出發前沒有跟爸爸和姊姊抱抱。是明確當下想做但沒有做的事。我前一份做了十年的工作,同事們的愛都非常及時,大概是被他們感染,我愛起來也比較有勇氣。不過這倒提醒了我,原來我還依賴著外在的力量。必須要好好形塑自己想要的愛才行。

B.我長大了,我可以放過自己了耶。我到樹林後,不是很喜歡我看到的一切,又發現公車delay,斷然決定騎ubike走河濱。要是以前的我應該會很執著於徒步環島這件事吧。還是只是我老了?

C.在河濱單車道,我看到一個可愛的小朋友拉著一根藤跑來跑去,後來看到他媽媽坐在路邊正在整理剛採下來的月桃葉。我心裡覺得好奇,停下腳踏車,卻又突然猶豫,覺得不知道要怎麼互動,整個人很彆扭。那位媽媽有點不爽地看著我,說「怎麼了嗎?」我實在不能怪他覺得我要找碴,因為我實在太怪了。我決定以後要就好好當機立斷打招呼,要不然就走掉,不要再彆扭了。

D.在騎完一段樹林到鶯歌的河濱單車道後,覺得風啊 河流啊 芒草啊 台灣欒樹啊,都美得讓我心生感激。緊接著進入新北市美術館,看到的前兩個展,讓我覺得人真的是很自以為是的動物。一個展結合科技、聲響、影像,聲光效果驚人,另一個展是集結建築師的創作。兩個展覽的文字都看起來好像有什麼,但我也看不出來有什麼。他們想要創造的美或是感覺都讓我覺得接收的好吃力。可能我還是喜歡作品有真(善)美(善的部分我不太確定)吧!但最後看到展覽「關係場域:90年代新北文化地景」展區雖小,但資料非常豐富。

4.今日最棒:
新北美術館的「關係場域」展覽中的簡明輝先生,我看完他的訪談影片,心中充滿了敬意。他是當時北縣美展的業務承辦,其實也就是現在的策展人。現在把我覺得名詞是什麼不重要,最重要的是態度和作為。簡先生當時作為一位承辦人員,就想著要讓藝術更自由,因此將當時僵化北縣美展改制,讓創作本質超越媒材,也為許多當時沒人看得懂的藝文活動找資源,像是我覺得超級酷的「中元普渡季:宗教藝術節」。我記得影片中他有說一句話,我理解的意思就是:藝術是自由的,可以是各種形式,各種議題。當爭議性的藝術創作開始被人接受,甚至習以為常,那就是藝術家重新檢視自己的創作的時候。

我得到很大的啟發耶。作為一個執行者,我總羨慕能夠真的產出創作的人,忘記了沒有統籌,就像缺少了橋樑,這些創作就沒有串聯也沒有連結外界的可能了。但我覺得我需要有更大的格局,才有辦法從糯米橋變成高速公路。總之我想謝謝簡先生對藝術文化的貢獻。

沒有留言: